love_songsThe Beautiful Person    

最近正巧剛看了克里斯多夫何內的《巴黎小情人》,有著些許的想法才打了這篇心得。第一次認識克里斯多夫何內這個導演是從《巴黎小情歌》開始,最近他的新作《最愛小情歌》才剛在台灣院線上放映過,我沒有去戲院朝聖這部電影,不過倒是在DVD店借了《巴黎小情人》,兩者都有類似的卡司,同樣談論愛情的難題,所以我覺得兩部很適合放在一起討論,即使有著類似的題材或演員,但是兩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

The Love Songs 1  

克里斯多夫何內的《巴黎小情人》的引進應該要拜《巴黎小情歌》所賜,畢竟克里斯多夫何內之所以開始為台灣觀眾所熟悉便是《巴黎小情歌》的成功,雖然最近上映的《最愛小情歌》挾帶著坎城閉幕片的名氣,不過克里斯多夫的電影在台灣的市場之所以能讓片商有信心還是歸功於《巴黎小情歌》。這部《巴黎小情歌》從頭到尾看著俊男美女大唱法國香頌情歌,唱出愛情三人行不行,後半段卻又唱成甜蜜的同志戀曲,光是影片對愛情性別的開放程度就一定有著它引人討論(或爭議)的所在,但是在影片輕快宜人的節奏之下,讓這部內容實際上可能有些沉重的電影成了很討觀眾喜愛的類型。同時影片的形式或是風格卻又有著法國舊片的味道,讓人聯想到楚浮(勢必有向他致敬的意味),刻意分開的三個章節與歌唱的元素也讓人想到傑克德米的《秋水伊人》。

The Love Songs 2  

這些刻意復古或致敬的元素在《巴黎小情歌》中,透過現代的愛情難題以及性別多元的元素反而有了新的味道與詮釋。Ismael與Julie是一對交往已久的愛侶,然而愛情缺少了火花進入了倦怠期,於是找來同事Alice嘗試三人行。過去《秋水伊人》中第一章叫做離別,電影中的情侶面對的問題是因戰爭而被迫的分離,在《巴黎小情歌》裡頭所發生的問題似乎更貼近現代,當愛情中的激情與火花都喪失時那該怎麼辦?乍看之下復古的章節設定,闡述的劇情與內容卻貼近現代人疏離的氛圍。這也讓人不禁思考一開頭所帶出的題目離別,是指女主角Julie的快速出場,抑或著是指愛情上的逐漸分離呢?

The Love Songs 3  

影片的第二章叫做缺席,這部分很有意思,我們看到影片中的Ismael相當的難過悲痛,連回家整理女友遺物都做不到,此時Julie姊姊卻出現了,她看似關懷Ismael的舉止雖然貼心,卻讓人懷疑動機匪淺,明顯有這層懷疑的不止觀眾,連男主角都為了逃離姊姊騷擾,於是暫時住進了Alice新交的男友的家中,卻沒想到男友的弟弟Erwann打從第一眼見到Ismael便對他傾心不已,展開了極度熱情的追求攻勢。好複雜的情節呀!突然之間主角周圍的人彷彿都愛上了俊美的男主角,飾演此角的Louis Garrel本來就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帥哥,導演克里斯多夫何內也幾乎是部部都跟他合作,彷彿著迷於這位演員一樣,在《巴黎小情歌》裡頭的劇情也是一樣,所有愛上Ismael的人都企圖進入他的心房,貼近他的生活,打破他內心中那深沉宛如冬日的哀愁。第二段的缺席,乍看之下的表面意義是指女主角的缺席,然而看到後頭,這裡所指的缺席根本是指男主角在裡頭的位置,做為一個男友,他不願面對傷痛,不願面對必須整理的女友遺物,無法接受女友的離去,甚至弔詭的是他還在外頭尋找一夜情來安慰自己,最後更隨著愛上他的男孩Erwann發生了關係。這是因為太過難過不願面對的逃避,又或是他與Julie之間早已開始在遠離彼此呢?主角的行為是能夠因此而受批評的嗎?更重要的是面對死亡我們應該持以怎樣的態度呢?

The Love Songs 4  

導演的用意應該是要我們放下歧見或是道德標準來看待這一切,以更包容的態度看待著愛情的流轉與離去,用更包容的態度來接受死亡,我想這也是第三段歸來的用意吧!Ismael與Erwann發生了關係,從愛情難題唱成同志戀曲,接著我們看到男主角終於到女友的墓前去,然而此時唱起的情歌卻是不停的質問愛情的分量,愛情的熱度歲者時間而被沖淡,而愛情的流轉卻又是如此輕易,人人都有難解的愛情難題,最後那一句"愛我久一點,但愛我少一點"成了本片的一個絕佳註腳,道出了一段愛情關係隨著時間所必然面對的問題,精確的指出了這部電影中Ismael所面臨的處境。我還蠻喜歡《巴黎小情歌》的內容,不流俗有新的觀點,運用復古的元素卻有現代的詮釋,當然你能不能接受他的觀點勢必會影響你對這部電影的好感,Ismael最後投入Erwann的懷中的劇情安排,也帶出了感情的多樣與可能性,在這個從一開始就對他一見鍾情的男孩身上,從新再找回了愛情,如果我們用更包容的態度去接受這樣子愛情的可能與變化,想必更能夠體會這部電影導演企圖闡述的內容。

The Beautiful Person 1  

《巴黎小情歌》雖說有明顯的缺點,不過卻給了我很多想法,我認為是一部很特別且值得一看的佳作。至於最近看的《巴黎小情人》明顯的成果就不如《巴黎小情歌》好看。巴黎小情人描述剛轉學過來的神祕且美麗的女同學Junie,其神祕的氣質很快就讓男同學Otto迷戀上他,然而愛上女主角的不光是同學,還包括男老師Nemours。影片的基調與氛圍完全不同於《巴黎小情歌》的輕快與活潑,反而是相當的蒼白與冷冽,但骨子裡依然是類似的愛情難題,這部電影談的是我們最愛的人不是愛我的人。影片中,我們很快就看到Junie很快就接受了Otto的追求,但她對Otto的感覺似乎沒有Otto來的喜歡她。電影不光是鋪陳這一對,同時還有愛上男老師Nemours的一個女同學跟女老師,而Junie的表哥(也是同學)在影片演到一半甚至坦白說出了他跟一個男同學有戀情的發展,而非我們一開始以為的女同學。單純一點來講這部電影中每個人的關係都是一種他愛她,但她卻愛另一個他的情形。

The Beautiful Person 2  

《巴黎小情人》對我而言最有意思的一點反而是我們沒有辦法說出我們真正愛的那個人是誰,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位置不同(如師生關係)、性別因素(同志情),但更詭異的原因是女主角Junie面對Nemours所坦白的,她確實比較愛Nemours,但她也知道自己最終只會是Nemours人生中的一個女人,一時的激情罷了,即使談論愛情關係最終也不會持久的(又是一個對愛情持續性有所質疑的部分)。《巴黎小情人》對我而言驚喜度沒有《巴黎小情歌》大,同時影片相對之下也顯得較為灰暗,死亡的味道更為濃重(這部電影依然有碰觸到死亡),而且影片雖然刻意開展出曖昧性,如前半段對每個人之間的情愛關係都有所保留或是刻意處理的很曖昧,但也因此讓這部電影顯的失焦,摸不出所要探討的內容,甚至有些部分顯得多此一舉,雖說刻意的曖昧性讓這部電影的某些部分相當的有味道也出色,但整部電影卻沒有太多的驚喜以及有些部分明顯顯得渙散是事實,整部電影的演員除了女主角之外,主要的兩個男主角就是《巴黎小情歌》的Louis Garrel以及飾演男孩Erwann的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在《巴黎小情人》中魅力度完全大減。

The Beautiful Person 3  

對於想認識克利斯多夫何內導演的作品最好看的就是《巴黎小情歌》了,如果真的很有興趣的話那在看《巴黎小情人》吧!我頗喜歡這個導演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巴黎小情歌》給我很多的思考,而且裡頭的法國香頌情歌也都相當好聽。是一部讓人很舒服卻又有些難過的電影,因為它道出了愛情並不是永遠常在的。


 

 

arrow
arrow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