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評分方式 ★★★★:excellent ★★★:good ★★:average ★:poor ╳:bad

目前分類:記錄時刻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y Winnipeg.jpg

記錄片專題4: 宛如夢遊一般的歸鄉旅程,這是加拿大蓋馬丁導演獻給家鄉溫尼伯的一部電影,整部影片的對白都是出自導演本人口中,緩緩帶出這座城市奇異迷人之處,導演心中那極度自我私人的對家鄉的神秘感情,在這部極度個人卻又不失其內涵的記錄片中,透過詭譎的景象以及夢遊者的呢喃奇特的傳達出來。

[夢遊冰雪地]是一部記錄片,透過導演緩緩敘述這座宛如夢境般的城鎮,大量詭譎奇特的景象不斷出現,也透過這部紀錄片來傳達對他的家人的感情,還有他那兼具力量與恐怖的母親,整個溫尼伯從古至今的活動變遷,透過夢境般且詩意的手法,宛如一場異教儀式般呈現在我們眼前,而那股夢境般的感受,就是導演對他的家鄉溫尼伯的私密寫照。

My Winnipeg 1.jpg

我是在2008年的台北電影節上看到這部電影,坦白講,這部電影真不好消化,卻又有著相當厲害的影像魅力吸引著我,整部影片真的就宛如一場異教儀式,[夢遊冰雪地]不是什麼簡單的感念家鄉的記錄片,而是相當奇異的將導演心中極為特殊對家鄉的愛、懷念,甚至是有些嘲諷,夢境般的手法加上超現實的影像,最重要的是包藏在這部影片中極度個人的內涵,都讓[夢遊冰雪地]有著相當大的可看性,而這也是我會選擇他的放入記錄片專題的原因。

My Winnipeg 3.jpg

影片的主角就是導演蓋馬丁(不過不是本人演出,而是另找演員演),旁白也是蓋馬丁口述,從一開始到結尾整部影片都保持在一種宛如夢遊般的過程,主角不斷的述說著他想逃離這個地方,然而他得先把事情給解決,把與家鄉的糾葛的解釋清楚,例如談論鎮上體育館的變遷,甚至是拍一個關於家人的電影,又或者探討家鄉的奇異怪聞,然而在這些詭異的過程之中,我所感覺到的是一股相當黏膩的一種情感,從中所呈現的仍是對家鄉的深厚情感,然而導演也不偏頗,不因為這是他的家鄉就因此把他拍成一部美麗的觀光指南,從中有愛、懷念、厭惡、嘲諷(其實講實話,你真的熱愛你家鄉的一切嗎?多少有不滿意的地方吧!),也因此我認為這部電影對家鄉的描寫比起其他記錄片是更準確也更私人的,而那夢遊中的主角無法擺脫的與其說是家鄉,不如說是與家人的深厚牽絆。

my winnipeg 5.bmp

影片中談到導演決定要拍一部關於他家人的影片,特地雇用演員來飾演他的兄弟姊妹,甚至找女朋友的狗來飾演他們家的愛犬,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最大的重點是在母親這個角色上,還用了一些詭異的譬喻來形容她的母親,例如運用加拿大野牛的狂奔與基劉的湍急呈現她母親的專橫跋扈,不斷有著可怕又巨大的奇異形象出現,但是導演卻也用了其他的瘋是來呈現她母親偉大的一面,例如有一場兒子與母親在雪地上相知相惜的橋段,最厲害的是他用了一個[要跳樓的男人]短片,短片故事主人翁就是主角導演蓋馬丁,然後母親這時就會來斥責他也安慰他,想辦法讓他離開屋簷,最後主人翁總是沒跳下去,然後每一集通通都是一樣的內容,母親這兼具恐怖卻又有著偉大的愛的形象,不斷的出現在這部電影中,在相當詭異(還有著幽默)且讓人激賞的手法下,相當私密的表現出來。

my winnipeg 4.bmp

片中對溫尼伯的神秘色彩有著夢幻又詭異的結合,無論是一名女性舉手一指就讓一棟毀壞的建築,宛如倒帶般的重建起來,或是異教儀式的詭異信仰的膜拜,都讓我聯想到台灣民俗的特異性,不也與這些影像所傳達出來的氛圍有著一定的類似性,也是這種氛圍讓[夢遊冰雪地]與其他的記錄片截然不同,他不是要傳達真實的背景或事務,而是某種形而上的感受,一種只有當地成長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受,那種極其私密的感觸,其實都與我們對自己家鄉的感覺是一樣的,不是只是宛如觀光客般看到的美好亮麗面一樣,蓋馬丁也真夠厲害的,敘事的方式也與這種感情相當的配合,夢遊般的感受串連起蓋馬丁心中的私密風景,拍出了一部傑作。My Winnipeg 2.jpg

[夢遊冰雪地]是一部相當典型的作者電影,卻是一部至今我所看過最不真實的紀錄片,也因此他是2008年與多影評人心目中的十大電影,最近也是在十年百大的電影榜上又再一次出現他的身影,記錄片的形式多元,這次寫這記錄片專題也是想介紹大家試著開放視野看看,不一定要只看中規中矩的紀錄片,有些記錄片比起劇情片還來的高潮起伏,這次的專題大致上就先寫到這邊,接下來就是期待已久的金馬奇幻影展啦!

筆者評分: 8.5/10

觀賞地點:2008台北電影節

可看性: 最不真實的紀錄片,夢境般的手法,最私密的家鄉告白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age.jpg

記錄片專題3: [名模爆料]是一部在風格上與形式上都有著大膽表現的一部電影兼具紀錄片的敘事與實驗性的風格,光是這兩個元素就已經相當吸引我這個影癡的目光,再仔細去觀看演員名單,會發現有著一班傑出的好演員演出這部電影,在這邊來考考大家的眼力吧!上方的海報有[偷情]與[我的藍莓夜]的男主角裘德洛,你能認出他來嗎?

整部影片所採用的角度是一名12歲少年用手機拍攝關於時尚工業的一篇作業報告,內容拍攝了總共14位時尚咖的"自爆",所有精彩內幕通通都被這名少年"噗"上網路大家觀看,然而就在此時伸展台上傳來一聲槍響,整件事情開始失控,網友點閱觀看的次數不斷的飆高,甚至還有人開始出面阻止,有人想要利用他的人氣,甚至有大咖想要收購他的影片,就在此時卻又有著另一聲槍響再度出現......

Rage 5.jpg

這次的記錄片專題會選擇[名模爆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算的上是一部偽記錄片,這種類型的電影比較不多,但是都相當的有創意,大家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豆導鈕承澤的首部長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那選擇[名模爆料]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它的敘事手法相當的特別,整部片的佈景就是一塊色板,沒有所謂的對手戲,從頭到尾就是利用每個角色的念白(爆料)來傳達整部影片所想要傳達的意涵,這樣的手法其實也呈現了現今電影拍攝的容易,也與時下科技的進步與網路發達的議題有著相當大的關聯,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手法之所以相當的可觀的主要原因,因為它呈現了一種未來電影拍攝方式的某種走向。

Rage 1.jpg

整部影片呈現了時尚工業背後的秘辛與真相,從台前的名模、設計師、舞台總監、媒體記者,甚至是背後的金主與身邊的保鑣,大大小小都透過爆料的方式來呈現出他們的看法,然而相互之間的對照又不時有著妙趣橫生的味道出來,每個人的看法與偏見皆有所不同,這也使得事情的解讀上多了許多的解讀方法,影片的諷刺力道也相當的厲害,例如從對Logo的設計發想的源起可能是來自於無名小卒,然而這些底下人士多半都被犧牲的真相都使得[名模報料]的反諷性質相當的強,設計師的藝術理念到真正實行時被背後金主或真正有權利掌控伸展台的人士所牽制住,商業考量與藝術理念的相互抗衡的問題便突顯出來,權力的不平衡與時尚工業背後的偽善,影片所傳達出來的意涵在在都是有著一定程度的批判力道在,甚至可以引申成對資本主義的批評。

Rage 3.jpg

[名模爆料]所爆發與揭穿的真相固然是相當諷刺與強烈,然而拋出來的議題過多,使用的敘事手法又不具有連貫性,兩者的相結合下其實是相當混雜也容易分散焦點,從對時尚的態度、上層到下位的權力不平衡到名模的美醜價值觀,甚至是對這社會的盲從性都有著批判,想講的東西太多,也因此每個都有提點到卻不見深度,這是[名模爆料]的一大缺點,但影片有著另一個可看性就是演員的表現,在如此獨特的手法上每個演員的表現反而都有著另一種不同的風格產生,彼此都有著自己的空間可以表演,雖沒有對手戲的火花,卻反而有一種整體蔚為風格的一種感覺,新秀表現都有著不一樣的神采,老牌演員則是將那種極度成熟的精湛演技表現出來。

Rage 2.jpg

上面這位就是剛開頭問題的答案!沒錯相信你的眼睛,眼前這位美女就是帥哥裘德洛,裘德洛在片中反串演出,除了造型上真的讓人難以認出之外,這個角色也讓他再度有著一種新的戲路,他把一個極度自戀的名模詮釋得相當的好,在整底演員中相當的突出,新秀大致上都表現得相當出色,比較重點大概就是莉莉蔻兒與派屈克亞當斯,前者飾演一名見識到時尚真相而想要逃離一切的模特兒,後者則是飾演因想出Logo設計理念而把上位的總監給踢開的新秀,那種新人的狂熱以及往上竄位的野心都有著很不錯的演出,飾演唯一一位與時尚工業採取完全隔離的裁縫師亞卓安娜拜拉薩(演過[火線交錯]),則宛如一位天使般點醒與拯救我們,最厲害的演出則是茱蒂丹契,其實戲份算是比較不多的,然而她飾演的時尚媒體表現了現今媒體的辛辣作風與言論自由的爭取,每一場她的戲都是精采到嚇人的程度,是整部片最大的焦點。

Rage 4.jpg

我個人不反對時尚,甚至是滿常吸收這類的資訊,對我而言時尚就是自己的一種態度,[名模爆料]相當厲害的指出現今對時尚工業的操控與盲目,商業利益反而更常是最高原則,整個工業的曲解與扭曲,造就的便是片中戲外那一聲聲的槍響,最後結尾的長跑畫面看似解脫這些束縛,我覺得更像是找到自己的一種態度與想走的路,這樣的態度也是我個人對時尚的見解,一昧追求流行與盲從的態度,最後就是像片中的角色在這時尚工業中載浮載沉的成功與失敗,然而在我們觀眾的眼中卻總是可笑與諷刺居多。

筆者評分: 6.5/10

觀賞地點: 租片

可看性:極度實驗的手法,一班好演員的精彩演技,爆料時尚的八卦,極具諷刺性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ine a Light.jpg

記錄片專題2: 一邊是[神鬼無間]與[隔離島]的大師級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另一邊則是不朽的經典搖滾樂團Rolling Stone滾石樂團,當電影導演碰上了音樂頑童,兩者的合作將會使[電光滾石]擦出什麼樣精彩的火花呢?

這部紀錄片以經典的滾石樂團在2006年10月Beacon Theatre所舉行的演唱會為主題,這場演唱會是紀念美國前總統Bill Clinton六十大壽的演出,在歌曲之間也穿插一些珍貴的舊時期的影像以及一些後台的實錄與訪談等。

Shine a Light 1.jpg

 關於音樂的部分小弟就不介紹也不多談了,因為我不是什麼很懂音樂的專家,平時也就只是愛到處亂聽以及看一些音樂紀錄片罷了,不過說到滾石樂團應該是沒有人沒聽過他們吧!作為一個經典的搖滾樂團,滾石毫無疑問是最受全世界所有觀眾喜歡的樂團,光是能夠看到他們又唱又在舞台上唱著那些經典的搖滾歌曲就已經相當令人興奮,況且那些搖滾歌曲真的是High到會讓人想立刻在戲院裡頭大聲嘶吼以及瘋狂尖叫,如果你是一個滾石的樂迷或著是一個音樂掛的人,那麼這部紀錄片就是一部你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

Shine a Light 2.jpg

那談談我為什麼會選擇這部電影,主要的原因是他是一部演唱會記錄片電影,以及那神乎其技貫穿全場的攝影機運動,主要就是這兩個因素讓我選擇放入這次記錄片專題,演唱會紀實為題材的記錄片還滿多的,但是整體而言大部分都是較為固定模式的電影,演場會型式的記錄片主要的內容也都專注在演唱會,在內容形式上幾乎大部分此類電影都大同小異,但是[電光滾石]的導演可是馬丁史柯西斯,他那相當高明的執導能力加上頂尖的攝影機運動,的確相當完整的把那滾石樂團在舞台上跑跑跳跳的舞台魅力完整的呈現出來。

Shine a Light 3.jpg

我不得不稱讚這部電影的攝影與剪輯,尤其是攝影機運動簡直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這類的演唱會電影如果就只是一首歌接著一首歌唱那坦白講我很有可能睡著,畢竟電影與真實令人熱血沸騰的演唱會現場還是有著一大差距,然而導演丁史柯西斯動用了22位頂尖的攝影師來拍攝整個演唱會,還運用了一台能在人群上方不斷移動的攝影機來捕捉滾石的全台動態,也不得不承認要拍攝滾石的舞台魅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從前台到兩側通通都是他們的跑跳範圍,當主唱米克傑格在整個舞台上綻放他的演唱魅力時,從前台到側邊通通都是他的搖滾範圍,影片的剪輯也相當出色,整部影片讓這場滾石盛典相當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只記得看的當下好想從戲院椅子上跳起來跟著滾石的節奏開始High起來,這是我看過真正最有演唱會氣氛的一部電影。

Shine a Light 4.jpg

整場演唱會的每首歌與每首歌之間也不時都會穿插一些滾石以前的影像或是後台的實況等,這可是喜歡滾石的樂迷絕不能錯過的畫面,不過不得不講我對[電光滾石]還是有著一種失望的感覺,雖說是以演唱會為主的紀錄片,但整體的型式仍舊是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我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抱持著相當高的期待,我們能否看到一部破格的演唱會紀錄片,整體而言在執行成績與技術上是成功的,然而在整個敘事的處理,例如交雜著其他的珍貴影像的手法,其實都沒有太驚喜的感受反而與其他演唱段落的活潑對比下更顯得僵硬,[電光滾石]也許是一部盛典,但不會是一部破格的傑作。

Shine a Light 5.jpg

[電光滾石]是一部值得搖滾樂迷朝聖的佳作,對影迷而言馬丁史柯西斯的執導功力也是值得去欣賞,演唱會的紀實也許平凡,但能否成功的呈現演唱會魅力可是相當考驗導演的功力與技術,在這部分,馬丁史柯西斯記錄下了這場盛典演唱,也保有滾石的那獨一無二的演唱魅力。

筆者評分: 7/10

觀賞地點:2008金馬影展

可看性: 滾石的演唱盛典,最有舞台魅力的一部電影,史柯西斯與滾石的合作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ima.jpg

記錄片專題1: [聽風的歌]對我有著相當特別的意義,因為他是我第一部在影展看的電影,當時我還是高中生三年級,禮拜六早上都還有輔導課要上而且隔年就要大考了,學校自然是連假日的時間都不肯放過我們,然而當時看到2007年的金馬影展的文宣就讓我的電"癮"發作,使用了很多的藉口與騙術瞞過家人與師長,周六中午就急忙從桃園坐火車到台北的日新看影展,那年剛好是金馬與博客來售票系統合作的那一年,所以對當時僅能看個一兩部電影的我還滿方便的,衡量時間與喜好而且也沒有太多選擇,就選擇看[聽風的歌],看完之後全場觀眾熱烈的鼓掌,當時的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這是我此生看過最美的電影之一。

後搖滾派的冰島知名樂團Sigur Ros回到它們的家鄉,決定舉辦一場不收任何費用的巡迴演唱會,在城鎮、廢墟、草原、廢棄工廠等演奏起他們的絕美樂音,他們經過一個又一個的城鎮,藉由音樂來表達他們對家鄉的感念,將他們自身放逐邊疆,絕美的歌聲與迷人的音符相襯著冰島的天空、灰牆、白雪、瀑布,展現一段洗滌心靈的歸鄉旅程......

Heima 1.jpg

最近接觸了一些記錄片,也想趁此機會把一些我印象很深刻的記錄片介紹給大家,那第一部我要介紹的[聽風的歌]是一部典型的紀錄片,選擇的原因是因為這部片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整個形式上是標準的記錄片,但[聽風的歌]真正厲害且讓我激賞的地方則在於他的畫面與音樂的配合方式是我從來不曾在音樂類記錄片中所看到的,影片是以Sigur Ros獻給家鄉冰島的巡迴演唱會的過程為主題,我們一般在看這種以樂團為主的紀錄片不外乎都是拍攝樂團演唱的畫面,然而有意思的是[聽風的歌]雖然也有演唱會的畫面,更多時候是用冰島的自然景色來搭配那絕美的樂音。

Heima 3.jpg

整部影片的攝影與取景是相當厲害且驚人的,導演是藉由冰島的絕美景色來傳達出Sigur Ros的音樂的意境,後搖滾的風格樂音與絕美的攝影所造成的效果是相當令人佩服的,我從來沒看過一部音樂與畫面是如此契合的一部電影,整個觀影過程是十分令人享受的,Sigur Ros的演唱會也總是充斥著許多光影纏繞的影像,搭配緩慢流瀉的音樂,笛聲與弦樂奏出後搖滾風格的節奏,男主唱那超高八度的聲韻,映著冰島風景的紋路,飛馳流洩而下的瀑布,淨白灰調的天空,讓人不由自主陷進了Sugur Ros對家鄉的濃厚情感。

Heima 5.jpg

我想最美的電影大概就是這樣吧!純粹的影像與音樂的結合,純粹的一段歸鄉旅程,不需要什麼戲劇化的情節或是衝突,單純簡單的將感情傳達出來,導演所呈現出來的焦點就只是Sigur Ros對家鄉的感情,影像也因此直接專注在這孕育出Sigur Ros的這塊絕美境地上,我想也是因為冰島造就了Sigur Ros的音樂,也因此冰島的影像才能與他們的音樂產生出美妙的共鳴!影片的影像最為驚人的部分大概就是最後那場在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所舉辦的演唱會,整場演唱會的光影閃動幾乎讓人無法直視,配上那越來越快速的弦樂與節奏,整部電影的影像也宛如失速一般隨著Sigur Ros的樂音越來越激動,也讓人瞭解到Sigur Ros那樂風的迷離與激昂,在看完這部直視Sigur Ros內心風景的電影之後,我也愛上了他們的音樂,頁讓我感到他們對自己家鄉深厚的感情。

Heima 4.jpg

片中也有著團員傾訴著他們對家鄉的感情的畫面,從他們的言談你可以知道他們真的是對冰島這塊孕育她們的土地懷抱著濃厚感情,也對他們的音樂懷抱著無比的熱情,在片尾結束的時候有著一個令全場笑翻的幽默橋段,其中一位團員說他奶奶在家裡從電視上看著電視上雷克雅維克演唱會的轉播,看到後面演唱會的光影交錯,樂音越來越激昂快速,影像也開始越來越迷離,結果他奶奶以為是電視機壞了結果最後就索性不看了,當時這個橋段讓觀眾在片尾整個笑翻,然而當時我是邊大笑邊流淚,我被它們的幽默逗笑,同時也被那冰島的美麗以及他們音樂所涵有的濃厚感情所感動,這真的是一部很美的電影。

Heima 2.jpg

[聽風的歌]是一部相當簡單的電影,卻相當讓人印象深刻,也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記錄片,那種相當純粹簡單的感情,在電影的影像語音樂的相結合下傳達出來,而那令人陶醉的影像與音樂則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旅程景色,有時一些最簡單純粹的電影,反而能引起更多的共鳴,看完[聽風的歌]的感覺就宛如被一場大浪襲捲而過,留下來的卻是蘊藏著許多美麗紋路貝殼的一片白淨沙灘。

筆者評分: 9/10

觀賞地點:2007金馬影展

可看性:一場洗滌心靈的歸鄉旅程,影像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美麗的電影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gonzo.jpg

[杭特湯普遜 的叛逆速記]Gonzo:The Life and The Work of Dr. Hunter Thompson

坦白說我還滿怕在戲院看紀錄片,我人生中第一部在金馬影展看的影片就是紀錄片2007年的[聽風的歌](Heima),聽風的歌是一部非常厲害且十分特別的記錄片,直到現在他仍是我心中記錄片的最高分,但可能也因為[聽風的歌]太特別了,以致於我對紀錄片的口味很挑剔,很怕會在戲院睡著,不過[杭特湯普遜的叛逆速記]可一點也不無聊更不會不好看,影便從早期的經歷到他最巔峰的時段,後段則描述他晚年較為暗淡的時期,直到他決定自己的時候已到(Hunter最後拿槍自盡),整部片最好看的地方就在於導演運用當年的Hunter留存的影像,好友與妻子口中所描述的Hunter,更利用他的作品與許多政治立場以及想法去拼湊出當年這位極為叛逆的記者的風貌,整部片的調性也相當的輕鬆,除了描述這位記者更直接帶出美國從早期越戰到今日美伊戰爭的一段美國史變遷,相當活潑生動(還有叛逆)的風格使得這部紀錄片相當的好看,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導演曾以[計程車司機之死]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果然也是位不簡單的導演呢!

筆者評分:7.5

IMDB:7.7 

觀賞地點:2009金馬影展

可看性:對角色的塑造,好觀賞的紀錄片絕不無聊

適合觀眾:喜歡記錄片的觀眾,對美國史有興趣的觀眾,對紀錄片心灰意冷的觀眾保證重啟你對紀錄片的興趣

 


 inferno.jpg

[羅美雪妮黛未完成]Inferno

[羅美雪妮黛未完成]是以喬治克魯索於1964年開拍一部預算無上限的電影[地獄](Inferno)為基礎去發展完成的作品,[地獄]後來的結果就是沒有完成且無疾而終,[羅美雪妮黛未完成]除了收錄從未在世人面前曝光過的畫面之外,導演也找出當年的劇組作訪談,找演員來重演當年[地獄]裡的橋段,連當年拍攝時的八卦都收錄在其中,這部紀錄片比較特別的是他本身不是屬於突破型的紀錄片而是具備非常高的必看性(主要原因當然就是沒有曝光過的影片與內容),其實看完這部紀錄片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地獄]的片花,當時完全沒有什麼電腦特效技術,只能以化妝與變換色相去做特效,然而這些片段直到今日都仍然具備非常高的可看性與實驗性,這部片應該要看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女星羅美雪妮黛當年的風華,直到今日我仍舊被影片上羅美雪妮黛那美豔動人的倩影所吸引住。

筆者評分: 7分

IMDB: 7.4

觀賞地點:2009金馬影展

可看性:[地獄]從未被發現的片花,羅美雪妮黛

適合觀眾:影癡級的朋友必看,喜愛記錄片的朋友,喜愛前衛電影的朋友,喜愛羅美雪妮黛的朋友


李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