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斷了氣》為代表作,向來走在電影最前端的新浪潮大師高達,2010年入圍坎城一種注目的新作《電影社會主義》讓我期待了好久。這部電影百分百真的是那種孤高自賞的電影,我的意思並不是要批評他,而是年過七十的大師,最近的新作卻是完全摒棄故事線,破碎的影像,破碎的音樂,以獨特的前衛或對立(或敵對?)的態度拍出了這部百分百的實驗電影。在當代來講,高達依然是很有個性,依然相當叛逆。雖說非常實驗,但影片表現出來各式各樣給予我的想法,卻也是相當的多,有機會的話會很想再好好的看一次。
所以《電影社會主義》在講什麼呢?說真的,我覺得我大概只了解百分之三十吧!影片剛開始宛如聚焦在一座郵輪上,在這郵輪上有著各式各樣的人種,不同的職業,對我而言宛如是一個世界或是社會的縮影一樣,而這些支離破碎的影像,像是一種切面,在我的感覺看起來,高達像是要我們從中看到某種人類的真實樣貌,好比說資本主義,從中可我們可以從一些賭場的片段猜測,也許資本主義就像這些在賭場裡賭博,每個行為模式都一樣的人,以錢追逐著錢,同時我也因為看到許多郵輪上人們充分的享受快樂安逸,這是否包含著諷刺呢?人類就是這樣單純,一成不變,如同社會主義的縮影嗎?抑或是人類只能永遠只會重複著同樣的事,所以歷史上才會戰爭不斷,因為我們從來學不會教訓?
基本上,《電影社會主義》並不見得告訴你些什麼,因為一部電影的詮釋方式因人而異,很有可能就像我一樣腦袋不停的胡思亂想這些東西,對我而言觀看高達的這部《電影社會主義》不僅特別,因為高達的影像與敘事功力,你很難不去想如戰爭、歷史以及宗教,然後是這些事物與人的關係,對人又有怎樣的意義,而在這冥冥之中是否人類的行為有怎樣的模式呢?怎樣才是自由,這些影像裡的人是自由的嗎?這些問題很難有答案,腦中也有許多的問題等著觀者去釐清,這是觀看《電影社會主義》最大的樂趣,觀眾本來就不應該只是被迫的從畫面去接收訊息,而更應該主動去理解去詮釋。
高達這位在影壇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師級導演,時至今日的他卻拍出了像《電影社會主義》這樣的電影,我個人覺得這點很有意思,就在現今電影技術大步往前,高達卻依舊高傲的拍出了這樣一部艱澀難懂的電影,我總覺得這位老導演簡直就在逼現今已經麻木的觀眾不停的思考,我們很容易被好萊塢的罐頭電影給侷限了我們的眼光,這就導致了我們很容易去排斥一些形式非常特別的電影,但高達提醒了我們有這樣一種很特別的電影存在,電影並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性,而是非常的豐富,電影媒介的可能與豐富性,是我熱愛電影的一大原因。同時影片依舊有高達喜歡的社會性,電影依然可以反映人類,而不會只是單單的娛樂、工業或是藝術作品。高達的《電影社會主義》就像是一部關於人類、社會、歷史與宗教的寓言,其意義與特殊性都值得熱愛電影,尋求電影諸多可能性的影迷來看。
《電影社會主義》有片商引進,我推薦各位有興趣的影迷千萬不能錯過,只要你能耐住性子敞開心胸,也許你能夠從這部特別的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觀影樂趣。我在看的當下,腦中浮現的許許多多的想法,讓人看的真的腦袋真的很脹,卻又讓我相當的滿足,反而一點也不沉悶,我從這部電影得到了很多的觀影樂趣,非常特別。
評分:★★★★
觀賞地點:台北金馬影展
留言列表